以前十几块的电影票
现在为啥越来越贵了?!

冷知识专辑,趣味知识专辑


    串门、打牌、打麻将
    榛子、松子、砂糖橘
    做饭、刷碗、看电影
    捧哏、敬酒、放呲花

    小公鸡点到谁我就选谁


    一点开购票软件


    咋都至少四五十块钱啊!
    我记得几年前
    还有挺多 19.9 元的呢

    这两年,工资一点没涨
    电影票为啥越来越贵了?


    01
    电影票真的变贵了吗?


    真不是你的错觉

    2002 年以来,电影平均票价
    从 16.2 元一路狂飙至 42.1 元



    放眼全球咱这个票价也不低

    电影票价不能高于
    本国普通劳动者月收入的 1%

    是各国电影市场不成文的规定
    但是咱们
    电影票均价/月平均收入
    高出美国、日本很多


    定这么贵
    属实是有点不符合
    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


    想知道为啥电影票越来越贵
    咱们得先知道

    02
    这个价格是咋定出来的?


    你看的每场电影
    票价都是用一个公式算出来的

    电影票价=
    最低发行价 + 影院溢价
    + 服务费 - 补贴优惠



    票价上涨
    这几个都逃不了干系

    最低发行价为啥贵了?

    最低发行价,是制作方、发行方们
    一起商量好的「底价」
    影院不能为了走量,随便降价


    比如《流浪地球 2》的最低发行价
    在 35~50 元/人次
    我们买到的电影票
    一般都高于这个价格


    电影的「底价」越来越高
   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排片少、档期挤


    所以制片、发行商
    只能通过票价来保证不亏本
    往上拉拉利润

    影院溢价为啥贵了?

    「降价」影院老板做不了主
    但是 「涨价」 可以

    这几年确实不少影院没能熬过寒冬
    上座率连年走低
    票房和观影人数都直接腰斩


    好不容易熬过来的影院老板
    基本也都把老本都赔进去了
    那咋办?


    三年不开张
    一开吃三年
    于是不少影院老板
    为了多挣点给孩子的压岁钱
    就会把春节档的票价定得高一些

    越来越多的影院为了变相加价公平
    以前只是分普通厅和 VIP 厅
    现在连一个厅都要分区收费


    高票价——看的人更少——票价更高
    陷入恶性循环

    服务费为啥贵了?

    还记得前几年
    电影院啥配套设施吗?

    普普通通的红色小沙发
    甚至还有点阴冷潮湿的霉味
    再早一些
    甚至还有小板凳露天广场看电影


    但是现在确实升级了
    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看电影
    更是追求舒适到极致的体验感

    按摩椅沙发、激光巨幕
    杜比音效、IMAX
    buff 叠满


    甚至在一些 vip 情侣包厢
    票价直逼 588 元


    设备升级、租金变贵
    最后都落在了票价上

    补贴优惠为啥少了?

    印象里 2010 年那阵子
    是不经常能买到十几块钱的电影票?


    15 年前
    线上购票刚兴起那阵子
    各大线上票务平台为了「拉客」
    疯狂发放补贴
    让人们争相涌入电影院

    所以给我们一种
    「以前都是 9.9 元」的印象


    但度过激烈的竞争阶段后
    各大票务平台都觉得
    不能这么玩了


    于是,2018 年春节档
    各大片方联合提出
    限制「票补」力度
    全国影院票价不得低于 19.9 元


    大佬不掏钱了
    票价自然就贵了

    03
    这么贵就没人管管吗?


    在管了,在管了
    毕竟再不降价
    就真没人进影院了


    今年就出手了
    比如春节档的几部电影
    都发公告表示
    最低降到 19.9 元了


    而且不少平台也都恢复了补贴
    似乎又要回到 19.9 元的时代了?


    别高兴得太早
    补了,但是不多

    今年看电影只能说
    比往年贺岁档便宜了一丢丢


    不过话说回来
    补贴固然重要
    但更重要的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!

    最让咱老百姓大过年生闷气的
    「花大钱看烂片」


    2025 年
    你都看哪部电影了?

    - END -


    » 更多 电影冷知识